剧情介绍
【电影】面纱丨爱在遥远的附近(港)丨The.Painted.Veil【2006】
◎译 名 面纱 / 爱在遥远的附近(港) / 猜心(台)
◎片 名 The Painted Veil
◎年 代 2006
◎产 地 美国 / 中国大陆 / 加拿大
◎类 别 剧情 / 爱情
◎语 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法语
◎上映日期 2006-12-29(中国大陆) / 2006-12-20(洛杉矶首映) / 2007-01-19(美国)
◎豆瓣评分 8.3/10 (167950人评价)
◎片 长 125分钟
◎导 演 约翰·卡兰 John Curran (id:1274834)
◎编 剧 罗恩·内斯万尼尔 Ron Nyswaner (id:1028248)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 (id:1007179)
◎演 员 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id:1035676)
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id:1016675)
托比·琼斯 Toby Jones (id:1107884)
黛安娜·里格 Diana Rigg (id:1009410)
黄秋生 Anthony Wong Chau-Sang (id:1050076)
列维·施瑞博尔 Liev Schreiber (id:1027151)
朱丽叶·霍兰德 Juliet Howland (id:1344280)
艾伦·戴维 Alan David (id:1014525)
露西·弗勒 Lucy Voller (id:1344312)
玛姬·斯蒂德 Maggie Steed (id:1150842)
佐伊·特尔福德 Zoe Telford (id:1315346)
夏雨 Yu Xia (id:1041082)
吕燕 Yan Lü (id:1319501)
冯瓅 Li Feng (id:1319504)
玛丽-洛尔·德库洛 Marie-Laure Descoureaux (id:1344279)
凯瑟琳·安 Catherine An (id:1333331)
李滨 Bin Li (id:1289992)
洛琳·劳伦斯 Lorraine Laurence (id:1344311)
伊恩·伦威克 Ian Renwick (id:1344313)
程思寒 Sihan Cheng (id:1323181)
亨利·赛洛 Henry Sylow (id:1366265)
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id:1044915)
王鸿 Hong Wang (id:1384573)
约翰·卡兰 John Curran (id:1274834)
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id:1035676)
桂侑铭 Ming Beaver Kwei (id:1333957)
Sara Colleton Sara Colleton (id:1281056)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Alexandre Desplat (id:1049972)
亚历山大·德·弗朗西斯齐 Alexandre de Franceschi (id:1282001)
埃伦·路易斯 Ellen Lewis (id:1289949)
屠居华 Juhua Tu (id:1299592)
露丝·迈尔斯 Ruth Myers (id:1292826)
Julie Pearce Julie Pearce (id:1294166)
Jason Bath Jason Bath (id:1278074)
◎简 介
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
◎获奖情况 (共1项)
第64届金球奖 (2007)
电影类 最佳原创配乐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在《面纱》原著里的结局,沃特死了,凯蒂走了,但毛姆想收尾的不只是形式,《面纱》的结尾看起来收场,其实更是延伸,延伸他的“宁静之道”: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在我看来这姑且就是原著的主题,更多的是侧重女主人公的救赎,宁静,自由,解脱,怜悯和慈悲(其实对男主人公也有“原谅”与“救赎”等主题地刻画,但很含蓄,就像“死的却是狗”的冷峻)。而电影却不同,它表现的也是救赎,但却是两个人平等的救赎。通过的中介是“爱情”,他们最后都通过“爱情”的滋润得到了宁静与永生(即使有人死了),活脱脱的happy ending啊!电影里修道院院长对凯蒂说的话可以升华电影的主题:
“17岁时我对宗教生涯有着浪漫的幻想,但我的爱是那么热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情感改变了,他让我失望,他忽视我。我们之间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像老夫妇总并肩坐在沙发上但很少跟对方说话。但是他知道我永远不会离开他,这是我的职责,当爱和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
上帝之于修女就像沃特之于凯蒂。沃特曾经那么狂热的爱着凯蒂,但是凯蒂让他失望,忽视他,甚至轻视他。沃特还是没有放弃,虽然是用看似残忍的手法执行(去梅潭府),但他永远不会离开凯蒂(电影里凯蒂故意吃没煮过的沙拉轻视自己的生命,沃特想都没想也吃起了生沙拉,要死也一起死!)。后来两人在大灾难面前渐生情愫,发出“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的感叹,再到喜当爹的曲折,很明显两人一路走来其实都在互相原谅,直到救赎与升华。台湾版本里把电影的名字改成了《猜心》,我觉得这才是最适合影片的名字,两人互相猜心,最后还是得到了彼此的心,即使像花店里美丽却易逝的白玫瑰,但只要曾经美丽过就值得了。
而在原著里凯蒂在沃特死的最后一刻也是不爱他的,而且原谅也只是单方面的诉求,不是互相平等的原谅,而是凯蒂一个人祈求沃特的原谅,并且祈求原谅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不是为了爱。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不知道会让多少影迷叹惋:
“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她很遗憾沃特如此悲惨地死去,但她的悲痛是对但凡某位相识之人离世都会有的。她承认瓦尔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不能说他的死对她来说是个解脱。”
沃特死了,对于凯蒂却成了解脱,有一种舒畅的自由感。倒不是凯蒂多绝情绝义,只是如此两个人,互相憋着一股劲,谁都很难跨出这一步,举步维艰。互相猜心,却又是互相伤害。凯蒂也想过“如果在这最后的时刻能帮他从怨恨中解脱出来,那就将是她给他带来的痛苦的一个补偿”。但是最后谁都没有对原谅作出直接的回应,而是用“死亡”淡化了这个问题。沃特死了,带着“死的却是狗”的遗言,凯蒂不知道他的意思,凯蒂所期待的“原谅”似乎也像一层面纱,模棱两可,无法触碰,却又触手可及。所以,《面纱》的名字还是适合小说,《猜心》才适合电影。
编剧对原著主题的改动,当然很大一方面是为了使主线清晰,毕竟在原著中出现的宗教意味浓厚的“救赎”、“宁静”还有中国哲学的“道”之说很难一时半会儿说清楚,况且在优美的桂林山水下如果不发生点感天动地你死我活的爱情故事也是暴殄天物,所以权量利弊,编剧还是把爱情扩大,人性缩小,完成了电影版的《面纱》。
但是仔细研究,其实编剧还是很懂毛姆的原著的,原著里很多入木三分的刻画,编剧都近乎一字不动的搬了过来:
原著里凯蒂和沃特摊牌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而电影里沃特说这段话时,编剧截长补短,摘取最刻薄的话表现这个冲突:
沃特说:“娶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自私娇惯,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肯嫁给我只是为了离开你母亲越远越好,但我一直希望我们的感情会逐渐加深,但我错了,你没能力改变你的感情。”
甚至有一处两人摊牌时的对话是一字不动的照搬:
“你为何要鄙视自己?”
“因为我过爱你。”
而且在电影里,编导特别强调了沃特深沉的爱,算是对小说的扩充。当夫妻二人初来香港看新房时,凯蒂看到新房里没有一架钢琴,理科男沃特对小清新无感,必然不会想到要添置这种泡妞神器。当初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编导在若有若无的描写两人的差距,但我错了。在电影的后面,当凯蒂战战兢兢地恐慌丈夫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奸情的时候,她依靠着的正是沃特为她买来的钢琴。钢琴只在电影里出现过一次,却是在这个时候,不细心的人根本不会联想到前头凯蒂没有钢琴的抱怨。但就是这种一闪而过的镜头,类似于沃特深入心底却羚羊挂角的爱,观众很难发现,妻子也很难察觉。
把这段话移植到当下的社会,如果有一个这样的男人爱着这样一个女人,女人会不会爱他?他了解女人的全部,包括她的缺点,即使这个男人看起来苛刻、冷峻、凝滞、品评,没有风雨欲来的权势,也没有文艺青年钓凯子的处处风情。他不会拿入门尼康D5100最为泡妞神器,也不是那个全场瞩目、处处逢缘、音色圆润,笑趣迭出的交际草。他可能就是某个藏身于科学松鼠会的物理男,有着不精致的脸庞,个子不高,一点也不强壮,又小又瘦,能用薛定谔方程解决时间和空间相互分立情况下的波函数,却很难融入女神那时间和空间都不相交集的三维势场中。
看来编剧是真的懂毛姆的心,处处抓住小说的关键脊梁。那他为什么还是改写了那个不像结局的结局?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小说最后韦丁顿说过的一段话: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可以说它是方形但却没有棱角,是声音却不为耳朵能够听见,是张画像却看不见线条和色彩。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一探窗口就能发现它的踪迹。不管它愿意与否,它赐予了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追求和性的人可能会平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使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这段很有《老子》的感觉)。”
世间充盈着万物却又虚无一物,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你想要的,在任何地方也不能见到你想要的。既然都是无,既然都是有,那何不把卑下变成英武,把绝情变成有情,把失败变成成功,把怨恨变成原谅?所以,编导应着人类本能对美好事物的期冀,让凯蒂一人背负的精神成长之路平摊一半给了沃特,让“爱情”分担他们的永恒的“安宁”之路。我作为一个女人,其实我心底还是喜欢这种改动的,如果只是像原著里那样凯蒂一人承担这种神秘花园里的自由、独立寻找之路,未免太过单薄。她想把孩子教育成无畏、坦率、自制、自由的人,而不是像曾经的她,这个任务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依靠的,即使这个男人的肉体不存,但她还有他的灵魂。
“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所以,电影的改变是情理之中的,也是编导刻意的美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主题的倒退,也可以把它看成主题的升华。
例如在下面这段的表达中,他们用的是毛姆的原句,却把情景完全倒置了:
“我并非学历显赫,也非头脑聪慧。我仅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女人。自幼至今,陪伴我的人喜欢什么,我也喜欢什么。我热衷于跳舞,爱打网球,喜欢看戏。我还对爱运动的男人情有独钟。一点不错,我早已经对你、还有你那些事厌烦透了。它们对我来说一文不值,我也决无意愿将来让它们值。你拉着我在威尼斯的那些冗长乏味的画廊里转个没完,我宁可那时在三维治好好享受我的高尔夫球。”
原著是两人互述不满与差距,充满火药味。但到电影里却是两人打趣的小嘲讽,沃特听到凯蒂的感叹不仅没有露出阴冷的表情,还傻傻的笑了。更多的是沟通与原谅,到最后他们还催生了一个很可爱的观点: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相同的话语,却有了不同的结局,是有,是无;是虚,是实,干嘛要计较这么多呢?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排行榜Top10
-
- 6429美人谋 (2024)
- 3886白夜破晓 (2024)
- 3678舍不得星星 (2024)
- 3563破浪男女 (2024)
- 3285同情者 (2024)
- 3015我们同在 (2024)
- 2299炽爱游戏 (2024)
- 2137爱上海军蓝 (2024)
- 2121赎梦 (2024)
- 1985夜不收 (2024)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